- · 《山东农业科学》期刊栏[06/01]
- · 山东农业科学版面费是多[06/01]
- · 《山东农业科学》投稿方[06/01]
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,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,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,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。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、删节权。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,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。 一、投稿方式: 1、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。 2、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。 二、稿件著作权: 1、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,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,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。 2、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,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。 3、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、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。 4、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,即不允许一稿多投。 5、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: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、复制、摘编、表演、播放、展览、发行、摄制电影、电视、录像制品、录制录音制品、制作数字化制品、改编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,以及出版、许可其他媒体、网站及单位转载、摘编、播放、录制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、改编、摄制。 6、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。 7、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,未经我方许可,任何网站、媒体、组织不得转载、摘编其作品。
生物学论文_棉花产量和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文章摘要:为探讨红壤旱地上以棉花为主体的间作系统的优势机理,为促进南方旱地农业的绿色、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,设置了大豆、玉米、甘薯3种传统作物分别与棉花间作,以棉
文章摘要:为探讨红壤旱地上以棉花为主体的间作系统的优势机理,为促进南方旱地农业的绿色、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,设置了大豆、玉米、甘薯3种传统作物分别与棉花间作,以棉花单作为对照,研究棉花产量、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对棉田间作系统的响应。结果表明:(1)间作较单作可通过总铃数的增加来提高棉花产量,单位面积总铃数增加27.3%~78.7%,显著增产15.0%~40.4%(P<0.05);(2)各处理的土壤微生物数均随生育期的推进呈先升后降再升的趋势,间作较单作可显著增加土壤细菌、真菌、放线菌和固氮菌数量,增幅分别为23.8%~64.0%、22.8%~455%、23.1%~80.0%和44.7%~95.7%;(3)间作较单作可显著增加土壤中转化酶、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,增幅分别为22.8%~73.4%、75.0%~250.0%和16.1%~150.0%。产量、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关系较密切,相互间存在正向促进作用。棉花甘薯间作可提高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以及酶活性,改善土壤肥力,达到棉花增产的目的,是适宜在红壤旱地上推广应用的较优模式。
文章关键词:
文章来源:《山东农业科学》 网址: http://www.sdnykx.cn/qikandaodu/2021/1225/627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