投稿指南
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,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,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,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。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、删节权。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,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。 一、投稿方式: 1、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。 2、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。 二、稿件著作权: 1、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,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,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。 2、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,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。 3、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、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。 4、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,即不允许一稿多投。 5、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: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、复制、摘编、表演、播放、展览、发行、摄制电影、电视、录像制品、录制录音制品、制作数字化制品、改编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,以及出版、许可其他媒体、网站及单位转载、摘编、播放、录制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、改编、摄制。 6、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。 7、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,未经我方许可,任何网站、媒体、组织不得转载、摘编其作品。

山东农业大学: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贡献山(2)

来源:山东农业科学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2-10-18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10月15日是山东农业大学校庆日。 在谈及人才培养工作时,徐剑波说:“作为农业大省的农业高校,学校始终自觉担负起 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 的历史使

10月15日是山东农业大学校庆日。

在谈及人才培养工作时,徐剑波说:“作为农业大省的农业高校,学校始终自觉担负起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的历史使命,坚持育人为本,强化思政育人,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。”在这一方面,学校主要是聚焦“三个引领”,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,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,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。

山东农业大学岱宗校区全景

在谈及社会服务工作时,徐剑波说:“作为省属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排头兵,学校始终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,面向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坚定扎根农村、服务农民的信念,在服务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担当作为。”在这一方面,学校主要是健全“三个机制”,把论文写在大地上,把成果转化到农民笑脸上,为深入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贡献山农大力量。

聚焦内涵引领,深化一流专业课程建设。作为我省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的省属高校,近5年学校新增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、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、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9个,入选研究生省级优质课程39门、优质案例库41个。优化本科专业结构布局,加强课程建设,全面打造“金专”“金课”。加强新农科、新工科、新文科建设,依托农业和生命科学优势学科布局新兴农科专业,新增8个专业、撤停26个专业,16个对接现代农业产业需求的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,3个专业群获批省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项目,2个专业(群)获批省高水平应用型建设专业,3个专业通过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。实施课程创优行动,入选国家一流本科课程10门、省一流本科课程57门,入选数量均位居省属高校前列。推进教育教学改革,获省教学成果奖30项,其中特等奖3项、一等奖11项,获批教育部新农科、协同育人和省级教改等项目189项。学校优势特色专业成为我省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者,有力推动了我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。以植物保护专业为例,自1950年开始招生,先后获评首批山东省品牌专业(2007年)、国家级特色专业(2009年)、首批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建设专业(2016年)、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对接产业项目专业(2018年)、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(2019年),形成了“一二三”人才培养模式和“四位一体”实践教学平台,培养了包括2名院士在内的一批高层次人才,为保障国家和区域农产品质量安全、生态安全及产业升级作出了重要贡献。

祝山东农业大学116岁生日快乐!

坚持把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作为根本使命,持续拓展“教学、科研、生产”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优势

实施人才支撑战略,着力构建人才“雁阵”格局。实施人才筑峰、杰出青年人才培养、青年教师成长计划等专项工程。近5年引进优秀人才411人,其中国家级高层次人才42人;培养泰山系列等人才工程专家等54人。优化师资队伍结构,专任教师平均年龄41岁,具有博士学位人员比例达到65.4%。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,涌现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、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、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、全国巾帼文明岗、齐鲁时代楷模、齐鲁最美教师、齐鲁最美科技工作者、全省干事创业好团队等一大批先优典型。着力构建以领军人才为引领、以创新团队和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为中坚、以青年骨干教师为生力军的一流师资“雁阵”格局。

山东农业大学累计培养26万名毕业生奔赴祖国各条战线

实施创新驱动战略,着力攻坚“卡脖子”技术难题。强化创新平台建设,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连续获良好等次,国家苹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顺利通过评估,土肥高效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纳入国家级平台新序列,植保微生物种质资源库入选首批国家级种质资源库,近5年新增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创新平台(基地)24个,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、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,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5项,承担各类项目(课题)3454项、经费15.6亿元,在《科学》《自然》《细胞》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高水平成果60余篇。孔令让团队在全球首次发现并克隆抗小麦赤霉病关键基因,为攻克世界性难题找到了“金钥匙”,成果发表在《科学》主刊封面,实现了省属高校零的突破。这是我国小麦研究领域首篇《科学》文章,也是山东农大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,入选2020中国十大科技进展、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,2021中国农业科学十大进展。央视《新闻联播》用2分47秒的时长,报道孔令让团队用接续奋斗的青春攻克世界难题,守护中国碗里的中国粮,引发社会各界强烈反响。


文章来源:《山东农业科学》 网址: http://www.sdnykx.cn/zonghexinwen/2022/1018/683.html



上一篇:山东农业大学: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提供强
下一篇:青岛农业大学获批2022年度省自然科学基金立项

山东农业科学投稿 | 山东农业科学编辑部| 山东农业科学版面费 | 山东农业科学论文发表 | 山东农业科学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山东农业科学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